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阶级斗争为纲
对六四的观察与思考(二)
要理解六四的成因,就必须把它放到更大的历史背景中,毛是靠一个打、吹、和杀手集团夺取和维护政权,在夺取政权后,这个集团失去了攻击目标,却又多了维护社会利益的责任。尽管毛提出所谓世界革命,继续革命等新的目标,本质上还是为这样一个集团存在提供理由和借口。世界革命提供外部敌人,而继续革命提供内部敌人,与其说这些敌人真的存在,不如说是这样一个集团需要有敌人,哪怕只是臆想出来的。
当继续革命的成果不过是狗咬狗的互相伤害,大家人人有一本难经时,统治集团显然意识到他们更需要一种稳定的分赃体系,而不是早不保夕的乱咬。于是,就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。这是一个根本的战略转变。意味着将毛建造的巨型杀手机器改造成一个正当社会人。这样一个吓人的任务,是平庸的政客想都不敢想的,他们宁可维持现状。邓在这点上体现出政治家的气魄。据传邓曾遭到八次暗杀企图,可见,这个转变有多困难。
但这样一个稳定的分赃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,谁也没有定论,于是,就成了摸石头过河,走走看看。革命变成巩固既得利益。
于是,我们看到了所谓科学的春天,图书馆前拥挤的求知人群,高考、开放和改革。
要知道自己的社会价值,只要看看姑娘愿意嫁谁,毛时期是军人,邓初期是毕业的大学生。这个转变带来的不仅是社会关系的改变,也是利益分配的轻重调整。过去的臭老九,现在受重视,以文凭提拔干部,那些以阶级斗争为职业的杀手们的失落,最终变成怨恨和反扑。
同时,知识和眼界的开放又带来了民主自由的气息,民主显然不会是一个有利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分赃体系,于是,我们又看到了历史重复新的悲剧,即文革初期右派当权与民主意识的冲突,现在是改革派夹在民众和杀手之间。
邓此时又体现出一贯的躁进,酝酿和出台改革措施,利益分配和洗牌加剧政情激荡,对于以阶级斗争为职业的人来说,阻止最后的政治改革是背水一战,如果政治改革启动,就面临大势已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