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人国里的庸人政治 |
||
《红楼梦》是一部奇书。奇在一生中可以百看不厌,不同的年龄看,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。不同社会地位文化的人都爱看,也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东西。仁者看到了仁义,智者看到了权谋,好色看到了淫,小人看到了好处,可谓应有尽有。 有先哲说过,唯上智与下愚不移。人群中绝顶聪明者和绝对愚蠢的大约各占10%, 他们是不会被人改变的,只会按照自己的认识行事,而剩下的80%却是可塑的,教好就学好 ,跟坏就学坏。而最麻烦的莫过于,由于其智力的限制,一旦被塑造,就成型并固化,如同心理预应力,扭曲而又不断互相反作用。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,再坏所能亲自伤害的人也是极为有限的。 但如果社会中的80%被带坏了,那就没有不倒霉的人。 《红楼梦》让中国人看就会叫绝,让外国人看就半懂不懂。因为, 他们的社会机制与之相差悬殊,他们的80%和我们的80%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 。如果社会的运转机制与人性的发展需要相生,那么就会产生社会繁荣和幸福,如果相克,就会导致悲剧和灭亡。在封建社会家天下的社会伦理教导下, 一部家族史就是一步迷你版的社会史,其运转机制和规则与社会一样,由于其根本社会性质是与人性进步相对立的, 所以就注定了<红楼梦>是一部关于人性迫害的悲剧。 在跨大的时空历史演义方面,大手笔粗线条多,而细腻工笔的少;哲学多心理少;重群体意识,轻个人内涵。 《红楼梦》可谓是另类。对人物的刻划是细腻而又生动的,其人物的多样性和描述之确切, 心理状态的体现之深刻,不是多见。尤其是对女人,将个人心理特征与社会现象之间建立因果关系, 只有江南才子能做到, 《红楼梦》创造了丰富的人物群体,并且在不同的心理层次上体现,探讨其中每个人物,都可能代表了一个类型的群体。 《红楼梦》是一部社会悲剧。是社会伦理机制与人性进步相克而产生出的悲剧。在这部社会悲剧中, 80%的人被教唆成扼杀灵性的帮凶和侩子手,同时自己也是受害者。这80%的人拼命想要成为这社会机器中占有优势和受优待的一部分, 但在这种互相虐待的竞争中,根本就没有优胜者,即使外表看上去拥有财富和地位。但作为人, 心早已死了,或者说是出卖了人性中的有价部分,如人格,成为变态了。而地位和财富也只是暂时的,在互为鱼肉的社会里,早晚都会成为别人的猎物。 《红楼梦》里有一个从头至尾出镜率很高,却又倍受评论家们忽略的就是袭人。一个丫环,典型的80%, 社会的底层, 却又可以说是由社会价值观念的教导,从80%变成小人的过程。当他们都是小孩的时侯, 也有天真无邪的一面,甚至浪漫的一刻。但在生存与欲望的选择过程中,也作出了无情的动作。例如, , 与林黛玉的试探性的对话,决定了她在王夫人面前,以关心其利益得失的面孔,扬薛抑林的心机。 既赢得权势决策者的信任,又铲除异己。在袭人的身边,有姿色的丫头都受到整肃,而平庸的决不受影响,她自己第一个与宝玉发生性关系, 却以关心宝玉的品行为由,状告别人,要提防男女界限。当宝玉出家,自己成为二主子的希望彻底破灭后, 也为自己找到了不从一而终的各种借口。她自己并不想遵守的封建伦理游戏规则,却毫不留情拿来消灭异己。 这就是封建制度所催生的小人。这样的社会鼓励会耍花招的骗子,而不是创新进步的能人,真假被颠倒了是非的结果就是, 10%的灵性被摧残,如林黛玉、宝玉、柳湘莲、晴雯、妙玉等。 宝玉看似集富贵与宠爱一身,其实不过是别人实现利益的工具,对于自己的事,什么都没有发言权。失去心灵自由的物质拥有并不能带来快乐。 如果一个社会群体中,80%的人成为了袭人式的人物,这种社会就忌讳陷阱多如牛毛,随时都会吞掉一批。 庸人干不成什么大事,但吹毛求疵的本事还是有的,王熙凤自以为得势,恐怕没想到自己也会被鱼肉。 有多少冤魂自己就是冤魂的制造者,他们到底是冤,还是报应,恐怕没人能说清,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问题,而是社会大悲剧的一个场景之一罢了。 |
首页/Home 文心目录/Article Categories